资讯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
7月9日,德邦锐兴债券发布二季报。作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该基金截至二季度末的表现十分突出,颇具代表性。二季度末,该基金总份额达44.62亿份,较一季度末增长65.44%;固定收益类资产组合规模扩张49.45%至61.89亿元。其持有的国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同业存单等多个品种公允价值均有所提升。
今年上半年,“个人+机构双罚”几乎成为保险业违规处罚的“标配”。《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上半年金融监管机关对保险业进行的500余次处罚发现,责任人受罚涉及警告、罚款、撤销任职资格及不同程度的禁业处罚,其中至少20人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多家险企甚至出现高管集体被“红牌罚下”。
近期,多家银行、消金公司密集披露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其中头部助贷平台频现,而中小助贷平台黯然离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在合规压力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风险偏好持续收紧,倒逼市场向头部助贷平台集中。
吴兴武进一步分析,今年上半年,创新药在产业层面和市场偏好层面迎来阶段性共振。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十年的进步,已经进入厚积薄发的发展阶段。尽管当前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整体而言,优质企业占据了较高比例。同时,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稳步推进,每个季度在海外市场的授权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加,显示出行业的发展潜力。这也是其受到资金关注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浪潮澎湃。截至目前,年内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就有104单,是去年同期的2.17倍。数据资产、产品专利、生产工艺、终端应用场景、电商服务能力等要素正成为交易竞买方追逐的重要资产,这背后也折射出A股并购重组逻辑的深刻变化——从过往的“规模优先”加速转向“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至上”。
对于债券通“南向通”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非银机构,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为非银机构拓宽了全球资产配置渠道,有助于构建跨市场、跨币种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收益潜力。多币种、多市场的配置有助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降低单一市场利率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这也将进一步激发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业务拓展。
银行年度分红密集落地。7月以来,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十余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利润分配实施公告。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发稿时,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27家银行的2024年年度分红实施完毕,还有10家已发布分红派息实施公告。与此同时,不少上市银行释放出2025年中期分红意向,颇受市场关注。
6月底,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普微”)的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这是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在此前召开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伴随着大普微首发申请获受理,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也正式落地使用。
风险提示称,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各类数字货币及相关概念受到市场关注,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假借“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新型金融概念认知尚不深入的特点,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
港股市场正上演资金“乾坤大挪移”。Wind数据显示,6月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腾讯控股、小米集团和阿里巴巴的市值较上月下降逾400亿港元,已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与此同时,资金正加速流向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一边是科技股回购潮起,企业自证价值低估;一边是高股息板块涨势如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机构认为,哑铃型投资风格或将持续。
近期,多只中低风险(R2级)短期持有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走高,部分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近10%,从而引发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不少银行的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最近确实取得了较高收益。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